新华网辽宁频道

  

新华网辽宁频道(图1)

  7月14日,第六届朝阳凌源百合节在辽宁省凌源市百合博览园拉开帷幕。百合节期间,新品洽谈会、合作订货会等互动活动异彩纷呈。辽宁是全国球根花卉种球繁育基地之一,也是全国鲜切花三大主产区之一。除了凌源的百合花,鞍山的君子兰、锦州义县的扶郎花、丹东的杜鹃……都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地域产业。盛夏时节,记者来到辽宁几家花卉企业采访调研,试图破译“美丽经济”背后的“税收密码”。

  在花卉行业,凌源市的“咖位”不小,被誉为“北方花都”。据悉,该市花卉种植面积达2.5万亩,年产鲜切花2.91亿枝、种球0.5亿粒,产值达10亿元。

  位于凌源市小城子镇杨大营子村的东远农贸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东远农贸),主营百合花国产种球的研发和生产。东远农贸总经理柳生告诉记者,2003年成立公司时,便立志依靠高新技术,蹚出一条百合种球国产化的路子。“种花的也能玩‘高科技’?”当时,很多人对此提出质疑。但柳生内心很坚定,因为他十分清楚当地百合种植的市场现状——百合种球几乎完全依赖进口,不仅成本高,而且质量一般。“受制于人的感觉太憋屈。”柳生说。

  要想在技术上寻求突破,单凭一家企业的力量远远不够。东远农贸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、北京农学院、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,下大功夫开展自主研发。2012年,首战告捷,东远农贸攻克了百合种球国产化的技术。柳生算了一笔账,东远农贸自主生产的内径16厘米以内的百合种球,成本价仅为0.6元—0.8元/粒,每亩每年可以为花农节本增效1.5万元。从全市范围来看,每年可增效达1.2亿元。在抓研发的同时,东远农贸还加紧配套设施建设——2007年建成种球冷库,2010年完成产业系统性基地建设。

  企业搞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,仅依靠企业自有资金,效率比较低。柳生坦言,最初他们依仗公司的蔬菜种植项目,实行“以菜养花”,但这只是“杯水车薪”。近几年,他们又尝试依靠电商渠道售卖百合种球,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。更多的资金,则来自税收政策和金融机构等的支持。

  柳生说,近3年来,东远农贸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865万元,他们将这笔资金持续投入研发,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“资金焦虑”,进而提升了企业的“造血”能力。东远农贸法定代表人于凤兰介绍,公司现在已经进入百合国产种球的量产期、标准化期。仅2023年,东远农贸的销售总额达5452万元。

  在鞍山市禾道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(以下简称禾道合作社)内,一排排盆栽君子兰整齐排列,叶片墨绿,郁郁葱葱。禾道合作社主要从事君子兰的种植、研发、生产和推广。近几年,合作社坚持创新,打造了禾道君子兰花卉产业园,多年来在鞍山市形成了产、销、旅游观光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。

  禾道合作社负责人陈齐东告诉记者,君子兰现在已经是鞍山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,助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。禾道君子兰花卉产业园主要建设智能温室600余栋及相关辅助配套设施四大中心,即君子兰展示销售中心、君子兰新品种研发中心、游客接待中心、休闲旅游养生中心,园区采用统一标准化建设,构建了全新的商业模式,集成仓储、物流和销售功能,整合商贸、物流、信息、服务四大功能平台,形成丰富的内部功能和完整的产业链。

  “我们一年四季都忙得很,真没有太多时间来研究税收的事儿。”陈齐东介绍,现在虽然是君子兰的休眠期,但客户都在抢订明年春天的货,订单不断。多亏税务部门把税收政策都理清楚了,能享受哪些优惠,何时该缴税,企业一清二楚。

  据悉,鞍山市现有7个君子兰种植区、5000余栋君子兰花窖,从事君子兰生产人员5万余人,年销售额达10亿元,拉动地方经济30多亿元,约占鞍山农业总产值的1/8。针对当地产业发展特色,为了服务像陈齐东这样的“大忙人”,这几年,鞍山税务部门组建了业务专家团队,定期搜集当地花卉经营主体的涉税诉求,编制政策指引,讲明需缴纳的税费和可享受的减免优惠,并及时上门辅导操作流程。陈齐东说,2023年,他们享受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政策优惠,把更多资金用于培育新品种,今年更有信心把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,为促进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。

  义县七里河镇七里河村现有扶郎花花棚16栋,扶郎花种植面积达40亩,客户遍及整个东北三省,向南可至山西大同,村民人均年收入有2.2万元。“这在十年前,想都不敢想。”七里河村党支部书记毕存仁感慨道。

  2012年,毕存仁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,彼时的七里河村集体还处于负债阶段。2014年,毕存仁创办义县存仁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,准备带领村民一起致富。

  让毕存仁没想到的是,在合作社成立前的一次论证会上,他的扶郎花致富计划就遭到了村民的“炮轰”。不少村民说:“我们种萝卜白菜赔了,自己还能吃,你这花要是种坏了或者卖不出去,扔了连驴不吃!”这把毕存仁气得够呛。

  对此,毕存仁并没有气馁,他转变工作思路,一个星期后组织召开了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,号召村“两委”和党员引领带动村民入股合作社,自己也率先入股10万元。然而,问题又来了——在村民看来,办合作社就是办企业,大家怕合作社办成后税费负担重,影响收益。针对村民的担忧,毕存仁及时联系了国家税务总局义县税务局,邀请税务干部到村里“现场说法”。当村民了解到国家出台了增值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、耕地占用税、契税等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后,终于放心了,下定决心跟着毕存仁实施扶郎花致富计划。很快,合作社入股资金就达到了100万元,8栋扶郎花大棚拔地而起。

  2014年底,入股的村民们就见到了收益,每户分红1000元。第二年底,合作社户均分红翻了两番,达到了3000元。2016年,在合作社支持下,村里又做起了养牛生意。目前合作社形成了“村社合一经营主体+村集体+普通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吸纳了220名村民入股分红。仅今年上半年,合作社经营花卉的收入就达到了200万元。“村民脸上绽放的‘幸福花’,才是最美丽的花。”毕存仁说。(记者 佟海艳)

买球的软件相关新闻